2011年3月4日

DRBL安裝筆記

Server端設定
  1. 檢查server上是否建立/tftpboot資料夾
  2. 在server上設好網路卡,eth0對外,eth1對內設成192.168.1.1,
  3. 在server 上 vi /etc/apt/sources.list加入套件來源

  • (註:安裝DRBL的金鑰方法1: "wget -q http://drbl.nchc.org.tw/GPG-KEY-DRBL -O- | sudo apt-key add -" 。方法2: 或是由key server下載,KeyID是D7E8DF3A,可以這樣執行"gpg --keyserver subkeys.pgp.net --recv-key D7E8DF3A",然後再執行"gpg -a --export D7E8DF3A | apt-key add -")
  • 套件若是Ubuntu Lucid (10.04):
deb http://free.nchc.org.tw/ubuntu luci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://free.nchc.org.tw/drbl-core drbl stabl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• 套件若是Ubuntu Maverick (10.10):

deb http://free.nchc.org.tw/ubuntu maverick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
deb http://free.nchc.org.tw/drbl-core drbl stable


4.於server上執行/opt/drbl/sbin/drblsrv -i


5.如果DRBL server上有其他特別的目錄你要分享給所有用戶端的話,例如/work1,可vi /opt/drbl/conf/drbl.conf,設成diskless_root_dir_ro_user_add="/work1"(只可讀)或diskless_root_dir_rw_user_add="/work1"(可讀寫)


6.若clinet端本身有硬碟,且分割區已經格式化了(例如/dev/hda1),想要client端開機後自動掛載到/localwork目錄。可以編輯/opt/drbl/conf/client-append-fstab,把資料填進去,寫法如同/etc/fstab的寫法。以本例,/opt/drbl/conf/client-append-fstab可以這樣寫:/dev/hda1 /localwork ext3 defaults 0 0

7.client
端不想使用自動產生的電腦名稱,而要自己指定client端電腦名稱,可以先編輯/opt/drbl/conf/client-ip-hostname,把要指定的名稱依據IP address與名稱一行一行對應好。/opt/drbl/conf/client-ip-hostname中沒有指定到的機器,drblpush會給與一個自動產生的機器名稱。


8.在server上執行/opt/drbl/sbin/drblpush -i


9.往後有新增加的client電腦或是server上新安裝了軟體等,再執行一次"/opt/drbl/sbin/drblpush -i"或是"/opt/drbl/sbin/drblpush -c /etc/drbl/drblpush.conf"(會讀取前一次存下來的設定檔)以便重新部署檔案給client電腦用。執行完這個指令client端有可能需要重新開機才能正常運作。<注意>安裝好DRBL相關這些程式後,不建議GNU/Linux使用套件自動更新的功能,因為有可能更新後,伺服器的檔案和用戶端的檔案版本不一致,不適宜讓套件自動把DRBL相關程式升級。


Client端設定

1. 用戶端機器的網卡有PXE網路開機功能
直接將用戶端電腦的BIOS設定成網路開機就可以當DRBL的client了。2003年(含)以後新購買的電腦,主機板內建的網卡幾乎都有PXE功能,您可以進BIOS查看看,然後把那個PXE網路開機功能開啟。一般來說,設定的地方在Advanced -> Onboard Devices Configuration -> Onboard LAN -> Onboard LAN Boot Rom -> Enabled。另外,幾個地方建議這樣調整,以方便由DRBL server集中管理: (1) Boot order設成優先順序為LAN -> CDROM -> HD (2)開啟Wake on LAN (可能在APM Configuration -> Power On By PCI Devices)。

2.用光碟開機:
 找到DRBL server的這個檔案/opt/drbl-etherboot/etherboot-net.iso, 將ISO檔燒到CD,在Linux上燒錄: cdrecord -v speed=12 fs=16m dev=0,0,0 driveropts=burnproof -data /opt/drbl-etherboot/etherboot-net.iso
(dev=0,0,0要改,您可根據"cdrecord -scanbus"而得知),也可以把檔案傳到Windows上,然後用您熟悉的燒錄程式來燒到光碟上, 確定PC的BIOS是從CDROM開機.



DBRL的使用

1.DRBL屬於集中管理的環境,透過指令可方便管理,下一個指令就可以讓全部的電腦使用。所有的指令都存在於DRBL server的/opt/drbl/sbin或是/opt/drbl/bin中
2.下/opt/drbl/sbin/dcs 指令,用來切換用戶端電腦開機時候的模式
drbl_client_switch screenshot

3.指令

指令說明
drbl-client-switch 或是 dcs切換DRBL客戶端開機的模式
drbl-cp-host將檔案複製到所有的DRBL客戶端電腦中
drbl-rm-host移除所有的DRBL客戶端電腦中的某個檔案
drbl-useradd在DRBL環境中大量建立使用者帳號
drbl-userdel在DRBL環境中大量移除使用者帳號
drbl-cp-user, drbl-get-user, drbl-rm-user放置(或是取回/移除)檔案到某個班級(群組)學生的家目錄
drbl-client-service設定DRBL客戶端機器的服務(service)
drbl-doit在DRBL server上,下達指令給所有DRBL用戶端
drbl-ocsClonezilla還原系統,同時還原多台電腦
ocs-onthefly硬碟直接對拷
drbl-SL.shDRBL環境中載入小型GNU/Linux (DSL, PuppyLinux, INSERT, PLD等)
drbl-all-service啟動、重新啟動或是停止DRBL Server的服務
drbl-clean-autologin-account移除自動登入的帳號
drbl-client-root-passwd設定用戶端電腦的管理者密碼
drbl-login-switch切換DRBL客戶端機器的圖形介面(X-window)登入模式
drbl-swapfile設定DRBL客戶端機器的置換檔案產生服務(mkswapfile服務)
drbl-user-env-switch還原使用者所有的環境設定為預設的初始狀態
drbl-nat啟動、重新啟動或是停止DRBL server的NAT服務
cnvt-ocs-dev改變映像擋中的裝置名稱




DBRL的升級


  1. 備份/etc/drbl下所有的檔案,以及/etc/dhcpd.conf或是/etc/dhcp3/dhcpd.conf等檔案
  2. 執行/opt/drbl/sbin/drblsrv -u來移除所有已經安裝過的DRBL相關檔案
  3. 下載新版的DRBL主程式,重新安裝一次(/opt/drbl/sbin/drblsrv -i與/opt/drbl/sbin/drblpush -i)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